【原文摘要】
首先敢于设定一个更高的合格线,然后反复推演,更进一步采取行动直至现实和愿望完全吻合为止。只有这样,才能取得令人满意的出色成果。
而且,极其有趣的是,事先能够清晰“看见了”的,最终也一定能以“崭新的”结果实现。相反,如果事先没有清晰的印象,即使做出来也不是“崭新的”。这也是我在人生的各种经历中体验到的事实。
各个细节都能够明确预想到的事就一定能成功。也就是说看得见的事能够做成,而看不见的事就做不成。所以,当你确定了想要的,剩下的就是把它坚强的信念,并把它提高到一个强烈的愿望,直到你能“看得见”成功的意象。
愿望本身就是你潜藏着使愿望变成现实的能力的证据。人类一般不会做自己力所不能及的事情。
所以,能够描绘出自我成功后景象的人,其成功的概率是极高的。闭上眼睛想象一下成功的样子,如果其景象清晰可见,那么你就一定能实现、一定能成功。
在挑战无人尝试过的事情时,不可避免会遭到周围的反对和抗拒。但是,如果自己心中有“我做得到”的坚定信念,能够描绘已经实现的景象,就应该大胆宣传这个设想。
设想本身应该基于超大胆的“乐观论”,打开想象的翅膀,并在周围聚集一些积极发表意见的乐观派人士。
以前,每当脑子里冒出有一个新主意或闪出一个新想法时,我常常召集干部们征询他们的意见。此时,那些从大学里出来的高材生们反应冷淡,多数时候甚至向我说明这个主意是多么脱离现实、多么欠斟。
他们的话也有一番道理,分析也非常敏锐,列举的全是不可行的理由。因此,再好的主意在遭到泼冷水后就会凋谢,本来可以做成的事情也做不成了。
这样的事情反复发生几次后,我彻底更换了商量的对象。在开展新的、难度很大的工作时,与其聚集头脑聪明、思维悲观的人,不如和有一点马大哈但认为我的提案“很有趣,务必试试吧”这要样天真感性,对新事物有浓厚兴趣的人进行商量。因为在一件事情的推敲设想阶段,很需要这种积极的乐观态度。
但是,在设想向具体计划转移时,则应该以悲观理性的分析为主,必须想象所有可能存在的风险,慎重、小心、严密地推敲计划。但大胆和乐观在这一阶段始终是有效的。
一旦到从计划转入落实阶段,则再次基于乐观论,坚定不移地开始行动。也就是说,“乐观地设想、悲观地计划、愉快地执行”。这在成就某些事情、变愿望为现实上是非常必要的。
关于这一点,我聆听过冒险家大场满郎的一席话,可以作为参考。大场先生是世界上第一个独自徒步横跨北极和南极的人。因为京瓷公司曾经为他的这次探险提供了赞助,大场先生曾讲经当面向我致谢过。
见面时,我开口便称赞大场先生这种挑战生命极限的勇气,大场先生听后似乎面露难色,并立即给予否定。
“不是,我没有勇气,甚至还是一个胆小鬼。由于胆怯,我不得不小心谨慎地进行了准备。恐怕这是此次成功的主要原因。相反,如果冒险家只是一味的胆大,就会直接导致死亡。”
听到这里,我感叹不已,万事事在人为,大场先生紧紧地掌握了人生的真理。这位难得的冒险家想说的是,如果没有胆小、慎重、小心作后盾,所谓的勇气也不过是蛮勇。
【肤浅认识】
只有空想是无法实现理想和目标的。必须对自己高标准、严要求。
首先要在脑中“过电影”,想到每一个细节,各个细节都能够明确预想到的事就一定能成功。通过,查找问题,根据目标制定计划,做好各自准备工作,一步一步实现自己落实。
稻盛和夫的原则是“乐观地设想、悲观地计划、愉快地执行”。事情开始的时候,一定要有积极乐观的态度,制定具体计划,在大胆和乐观的同时,则应该以悲观理性的分析为主,必须想象所有可能存在的风险,慎重、小心、严密地推敲计划,毕竟做事情需要接地气,不是闹着玩的。“如果没有胆小、慎重、小心作后盾,所谓的勇气也不过是蛮勇。”实施的过程需要付出努力,很多人由于没有积极心态,都把这一过程当作苦差事,这非常不利于变愿望为现实。所以,落实阶段,“愉快地执行”非常重要。“愉快地执行”,是稻盛和夫对待工作的一贯态度吧,那就是工作是一种享受,是提高心智、磨砺心灵的一种途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