稻盛和夫 先生的这本《干法》写的浅显易懂,其中的道理并不难,难的是坚持的实践。虽然如此,但是书中的一些论述还是给了我不少启示。
序言
“心理还是不愿工作,但为了吃饭又不得不干,抱着这种心态,很多人都希望工作轻松而又能多种赚钱。不想受企业的约束,只重视私人活动的时间,只想埋头于个人兴趣,这样的生活方式,在富裕的时代背景之下,深深渗透到了年轻人群体当中。”
现在的中国,生活环境越来越好,特别是生活在上海的孩子们,家庭背景也越来越好,大家都不单单是为了生计在工作。这样的前提下,事情也会有两面性。
对于因为家庭背景好,工作对于他们而言只是玩乐的年轻人来说,任何一份工作都只是混日子罢了,他们比起工作会带来的精神快乐或者挑战所带来的各种机遇与可能;他们更在乎自己业余生活中的吃喝玩乐。工作与他们,越轻松越好,工资高与低?其实很多年轻人也都已经不在乎了,不过是多点零花钱或者少一些罢了。
对于特别清楚自己一生需要做什么,想做什么,能做什么特别清楚的年轻人,他们对于工作的付出,就不单单会把工作当做工作来看,更多地是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。这是与马斯洛需求金字塔也是相吻合的。所以现在的世界,不断地涌现出不少年轻有为,有理想,有创意,又有实干精神的新一代富豪。他们通常都是有着很强的社会使命感,他们通常都非常非常非常努力。他们聪明,有钱,比普通人都更努力。这条基本是全世界新富豪都有的特征,和我们通常会说的社会文化背景影响都没关系。当然这些的前提是:优质的教育。
“只有通过长时间不懈的工作,磨砺了心志,才会具备厚重的人格,在生活中沉稳而不摇摆。”
“劳动的意义不仅在于追求业绩,更在于完善人的内心。”
“出色的工作为唯有出色的人才能完成。”
“要辞职离开公司,总得有一个义正词严的理由吧,只是因为感觉不满就辞职,那么今后的人声也未必就会一帆风顺。”
关于第一章内容。我最深的感悟是:工作其实就是我们一个人在一生中所做的每一件事一样。对待工作的态度,也就正吻合了我们对待生活的态度。一件小事,我们就可以看出一个人的品质和能力,真正了不起的人面对不管大事小事,都会以同样的态度和精神去面对。同样工作,因为它是一件持续长久的事,可能是由一件又一件的小事加上随机的挑战性的大事来组成。所以如果可以出色完成工作的人,那么他的人生怎么可能会是失败的呢?这样的人有毅力去面对长期的事,有执行力去完成不管大小的事,有能力去克服各种挑战。所以,如果能把工作也当做一种修行来看待,那么这真正是最考验人的一项修炼,能通过的人也势必会是强大无比的存在。
"你说你也想让自己的经营有余裕,但是怎样做才能使经营有余裕,方法千差万别。你的企业一定有适合你企业的做法,我无法教你。但是经营绝对要有余裕,你必须自己认真去想,认证去思考,这种思考是一切的开始"
这是第三章内容中,最让我有感触的一段话,在稻盛和夫的后续中也有被提到。这句话中最触动我的是“方法千差万别”,是的,每个人的人生,遭遇的事情都是千差万别的,有经验的人能给遇到的永远都是他们的经验以及正确的方向。现在的人总想着要是有人可以替我出主意就好了,或者是不是有人可以给我一个完全的方法。这样的人我的感受是:他们放弃了自己生活的主动权。让别人来代替自己思考,真的好吗?如果别人给了你建议,你真的会按照这样的方式去实施吗?如果做了,结果并非是你想要的,那么你会抱怨么?如果成功了,这又真的是属于你的选择下的成功吗?你真的明白为什么需要这样的建议吗?另外我想说的是,没有谁可以真的对你自己的事情感同身受,因为外部内部的条件都太多,千差万别的可能也会产生,其实并没有谁会比你自己更了解你现在所处的环境,所以如果是面对自己生活中的抉择,请一定要想清楚这“千差万别”的方法中适合自己的那个。
“那些头脑灵活,思维敏捷的人才,正因为他们聪明,成长很快,或许就会认为眼前的工作台平凡,待在公司里大材小用了,于是不久就会辞职离去。所以,最终留在公司里的,有用的,恰是那些最初不被看好的,头脑迟钝的人”
“从心理学的角度看,如果达到目标的过程太长,也就是说,设置的目标过于远大,往往在中途就会遭遇挫折。”
“当项目遇上难以克服的困难,认为“已经不行了”的时候,其实并不是终点,而是重新开始的起点。”
“得意时不忘形,失意时不消沉,每天每日勤奋工作,这比什么都重要”
““理想归理想,现实只能到此为止了,已经做了充分的努力,就到此为止吧。”抱着这样的想法,那就一定会放弃最初的目标”
关于第四章的内容,其实第一句话我是有一些异议的。我觉得稻盛和夫先生想表达的中心思想更多的是,人不应该眼高手低,或者不应该太过于高估自己,做人要踏实,脚踏实地,任何事一步一步来,并且坚持到底才是最重要的。诚然这个世界上有不少聪明的人,但是却鲜有成功的人。因为大部分人都会因为觉得自己先天的条件很不错,而忘却了后天努力和坚持的重要性。就如同爱因斯坦所言“天才是1%的天赋+99%的努力”如果你的天赋都只埋没在思考中,想象中,不去实施,那么这一切都只会是美梦,和我们的生活并不会产生任何交集。
所以工作中,生活中,最重要的是有信念,就去坚持就去实施。在这个过程中的一些小技巧,稻盛和夫先生也有在书中一一提到,比如分割目标,让目标具有挑战性等等,这和我们之前学到的目标管理SMART法则是有着相同的核心思想的。
“在项目构思的开始阶段,我会借用乐观派的力量,让他们当牵头人。但是,当这种构想进入具体计划时,再全部为头乐观派就很危险。因为乐观派的动力容易失控,陷入莽撞,或误入歧途。不过一位谨慎也不行。这些人在设想的困难和障碍面前,往往鼓不起实施的勇气,所以计划一旦进入实行阶段,又要回到乐观轮,必须采取坚决果断的行动。”
关于第六章,涉及到开拓新事业的部分,稻盛和夫先生给到的建议是“乐观构思,谨慎计划,乐观实行”。即使是平凡简单的工作,只要不断地钻研创新,也会带来飞跃性的进步。
全书读完之后,对我个人来说,稻盛和夫先生的书的确是打开了另一个关于“工作”的定义。我们通常都会说“是金子总是会发光的”,“千里马还需伯乐”等等。当然一个人的运气,机遇相当重要,不过耐得住寂寞,努力着眼于当下的工作确实大部分人所做不到的。心思单纯的人,更容易在工作中进入到“心流”状态,自然也会更容易成功。
千里之行始于足下,把自己的心洗净掏空,好好着眼于每一件小事。